今天是: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代表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专题(七):让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人大代表高辉
2023-05-24

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区人大组织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人大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本人认真聆听了中国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诸位教授关于法治建设、经济形势等方面的授课,感觉收获颇丰,具体体会如下: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去年闭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治一词被提到了23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事必有法,然后可成。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标志着法治社会建设迈向新台阶。20223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细化了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的制度细则,在扶不扶救不救追不追等问题上亮明态度。每一次新法的颁布,每一部法律的修改都将法治社会的进程推向一个新高度、都是一次伟大的进步。

从社会层面上来看,法律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准绳,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从个人层面上看,法律将个人自由以法律形式规定为法律权利,使自由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从维护社会正义来看,法律的价值目标是维护正义,法律通过分配权利义务,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补偿受害者以恢复正义。要让法律发挥秩序、自由、正义等价值,就必须推动法治精神、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人人用法律指导生活,运用法律共同缔造法治社会,共享法治安宁家园。

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法治社会已经步入21世纪,然而法治意识缺乏、法治观念淡薄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媒体曝光的许多刑事案件,暴露出法治被践踏,生命被无视。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最后防线,如若法律无法发挥教育与惩罚功能,无法在人们心中烙下红线意识,人们无需就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社会将不复文明也无所谓秩序。法律意味着责任,责任意味着担当,意味着敢于为自己的行为和承诺买单,而不是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放眼身边,人们法制观念仍然欠缺,在与人交往中,对所做的承诺事后反悔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不愿、不想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法律意识不清晰,从而不依不饶走上投诉路线。加强法治建设,宣传法治精神,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让责任意识植根心中,才是矛盾化解源头之策。推动矛盾源头治理,让纠纷化解见之于早、抓之于实、求之于解,才能让社会少一点戾气、多一份和谐;少一些互相埋怨,多一些相互谅解。

法者,治之端也。20121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宪法的宣传普及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处于统帅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因此,普法的核心在于普宪。宪法的宣传普及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真正让宪法的理念和精神深深熔铸于人们的血液,必须要把宪法的宣传普及纳入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司法、宣传、教育等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全面跟进、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日常性宣传教育引导,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大力加强宪法的媒体宣传,通过公益广告、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和各类出版物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的宣传解读阐释,不断提升宪法的熟知度和理解度,着力营造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良好氛围。要扎实开展宪法的社会宣传,广泛组织法治讲堂、法律七进等普法宣传活动,组织编创以宣传宪法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文艺作品,引导社会公众认真把握宪法内容、树立宪法精神,弘扬宪法精义、维护宪法尊严。要把青少年作为宪法宣传普及的重点群体,坚持从小抓起,将宪法的学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宪法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党员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要把宪法的原则落实到各项法律制度当中,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彻底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让每一位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树立牢固的宪法观念,让宪法精神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公民的心中。

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依法办事已然成为共识,作为基层工作者,人人都是法律宣传员,遇事讲耐心、凡事多细心,与民常谈心。首先,法治工作者需要加强法律学习,提升自身法律素质与能力,才能更好与民宣传、为民办事。其次,采取全方面、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模式,加强法治宣传力度,打造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除了采用传统手册式学习+案例式学习为主的书本化学习模式,创新多样化、可视化的法治宣传,依托新媒体、大数据平台,内容上推送精心编撰的法治小案例,以事如理、以案育人,潜移默化地让法治观念入脑入心。最后,加强法治品牌化建设。创建法治社区,组建法治宣传队伍,创建如说事评理工作室等社区议事协调载体,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打造一支具有信服力、信赖力的明星宣传队伍,运用民间力量来组织和管理民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群众身边的法治宣传小队,为法治精神创建搭好平台,找好帮手。

实现良法善治,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全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向社会传播司法善念,传递法治正能量,让法治真正成为一种全民信仰。

 

 

图片展示

路北人大微信公众号